英特尔Atom LOGO 英特尔Atom百科: Intel Atom(中文:凌动,开发代号:Silverthorne)是Intel的一个处理器系列。处理器采用45纳米工艺制造,集成4700万个晶体管。L2缓存为512KB,支援SSE3指令集,和VT虚拟化技术。与一般的桌面处理器不同,Atom处理器采用顺序执行设计,这样做可以减少晶体管的数量。为了弥补性能较差的问题,Atom处理器的起跳频率会较高。 Intel表示,早于1995年,公司已计划开发相关的处理器。当时的目的,是利用P5 Pentium架构开发低功率处理器。最后,由于高层不喜欢此提议,所以计划胎死腹中。直到近年,Intel才利用Core架构开发Atom。[2] 现时,Atom处理器系列有5个形号,全部都是属于Z500系列。它们分别是Z500、Z510、Z520、Z530和Z540。最低端的Z500核心频率是800MHz,FSB则是400MHz。而最高速的Z540,核心频率则有1.86GHz,FSB则是533MHz。从Z520开始,所有的处理器都支援超执行绪技术[3],但只增加了不到10%的耗电。双核心版本为N系列,依然采用945GC芯片组。[4]双核心版本仍会支持超执行绪技术,所以系统会显示出有4个逻辑处理器。这个版本的两个核心并非采用原生设计,只是简单的将两个单核心封装起来。[5] 芯片组方面,Intel另外研制了代号为Paulsbo的芯片组。它有三个形号,主要的分别是功能的缩减[6]。它是南北桥整合的单一芯片组,可以提供两条PCI-E x1接口,一个ATA硬盘接口,和三个SDIO插口。[7]系统内存控制器方面,支援DDR2-533,最高的容量是1GB。显示核心方面,支援DirectX 9和OpenGL,亦可以硬件解码高清影片。Imagination公司表示,该显示核心采用了其PowerVR相关技术。[8]另外,如果愿意接受较高的耗电量,经修改的945GC芯片组都可以支援Atom处理器,代号为Dimondville,针对桌面和笔记本电脑平台[9]采用Paulsbo芯片组的平台,曾经被称为Centrino Atom,后因少厂商使用,所以弃用。Centrino Atom原先是针对MID平台,却用上针对笔记本平台的Centrino。为免产生混乱,Intel最后统一以Atom称呼[10]。 在2008年12月,NVIDIA发布了ION平台,用自家的芯片组去配搭Atom处理器,前者集成了GeForce 9400M显示核心。在此之前,有消息传出NVIDIA终止了与VIA的合作。原先NVIDIA表示会发布芯片组,去支持VIA Isaiah处理器。目前,Intel未明确表示厂商可以利用NVIDIA的芯片组,去配合Atom处理器去销售。现时,厂商购买Atom处理器的话,依然要连Intel的自家芯片组一起购买[11]。NVIDIA发布产品的目的,是希望可以联合厂商向Intel施压,开放Atom平台。产品功耗方面,NVIDIA的MCP79芯片组达到了14W,比Intel 945GSE的5.5W高[12]。12月24日,Intel向厂商发出通知,不会让ATOM平台使用第三方晶芯片组。Intel在接受访问时,亦强调无意与NVIDIA合作组建新平台[13]。12月6日,Intel回答媒体查询时,却强调厂商可以独立购买Atom处理器。NVIDIA亦不需要另外取得授权制造与Atom处理器相容的芯片组[14]。同时,Intel没有保证独立Atom处理器可以正常供货。Intel称NVIDIA的芯片组功耗比较高,所以厂商才会选择Intel的方案。 将来的Atom处理器(代号:Moorestown)会集成显示核心,支援DirectX 10。而芯片组只会用来提供接口,不会集成显示核心。而功率亦会有所下降,延长使用时间,方便用于MID中。[15]而32 nm制程的Atom处理器,亦可能用于iPhone中。 英特尔Celeon LOGO 英特尔Celeon百科: 为一款"经济型"CPU,Celeron(赛扬)使用的基本都是曾经出现在奔腾上的技术。核心方面几乎都与同时代的奔腾处理器相同, 但在指令集方面如MMX、SSE、SSE2、SSE3……也与奔腾一致(但有一个例外是HT技术)。 一样的核心,一样的制程,一样的架构,比同频率奔腾更高的倍频,却拥有更低的发热量和更低的价格,这使得赛扬直到现在一直被一些超频爱好者追捧。 英特尔Pentium LOGO 英特尔Pentium百科: Pentium(处理器)
英特尔奔腾中央处理器
制造日期: 由1993年到2005年
厂商: 英特尔
处理器速度: 60 MHz 到4000 MHz
前端总线速度: 50 MHz 到800 MHz
制程:
(MOSFET通道长度) 800 nm 到45 nm
指令集架构: x86
微架构: P5
插座:
Socket 4
Socket 5
Socket 7
Socket 478
LGA 775
核心:
P5
P54
P54CS
P55C
Willamette
Northwood
Tillamook
Netburst
Core
...
Pentium是英特尔的第五代x86架构之微处理器,于1993年3月22日开始出货。他是486产品线的後代。Pentium本应命名为80586或 i586,後来命名为“Pentium”(通常认为“pentium”是希腊文“五(penta)”加拉丁文中代表名词的接尾语“ium”的造词)是因为阿拉伯数字无法被用作注册商标。i586被使用在英特尔竞争对手所制造的类80586的微处理器。
从 486 後的主要改变
超标量 (Superscalar) 架构 - Pentium 拥有两个资料路径 (管线, pipelines),可以达到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完成一个以上的指令。一个管线 (称为"U") 可以处理任何的指令,而另外一个 (称为"V") 可以处理简单,最共同的指令。使用一个以上的管线是传统 RISC 处理器设计的特色,这也是在许多 x86 平台上第一个实作出来的,显示有将两种技术合并的可能性,创造出几乎“混合在一起”的处理器。
64位元 资料路径 - 这使得每一次从记忆体提取指令的资讯数量变成两倍。这并不表示 Pentium 可以执行所谓的 64 位元应用程式;他的主暂存器仍然是 32 位元宽度。
MMX 指令 (只有後期的型号) - 一种基本的 SIMD 指令集扩充,设计给 多媒体 应用程式使用。
Pentium MMX - top viewPentium 架构的晶片最多每个时钟周期提供约为 486 处理器的两倍效能。最快的 Intel 486 部分几乎与第一代的 Pentium 有相等的速度,少部分後期的 AMD 486 型号只大约等于 Pentium 75 MHz.
最早期推出的 Pentium 时脉速度为 66 MHz 和 60 MHz。後来 75, 90, 100, 120, 133, 150, 166, 200, 和 233 MHz 的版本才逐渐地出现。Pentium OverDrive 处理器以 63 和 83 MHz 的频率推出,当作老旧 486 等级电脑的升级选像。
原本的 Pentium 微处理器有内部的代码称为 P5,是管线化(pipelined)的循序(in-order)超纯量(superscalar)微处理器,以 0.8 微米 制程技术制造。接著推出的是 P54,是把 P5 缩小到 0.6µm 制程,已经是可以作为双处理器以及拥有与前端汇流排不同的内部时脉速度 (要增加汇流排的速度要比增加内部时脉来得更困难)。P54 之後接著是 P54C,使用 .35µm 制程 - 纯粹 CMOS 制程,相对於在早期的 Pentium 是使用 Bipolar CMOS 制程。
Pentium MMX - bottom view
接著,P55C 也以 Pentium with MMX Technology 推出 (通常只称为 Pentium MMX);他是以 P5 核心为基础,0.35 µm 制程也在这个系列中使用,但是拥有新的 57 个 "MMX" 指令集来增进多媒体工作的效率,像是媒体的编码跟解压缩。然而,软体必须明确地对於使用 MMX 做最佳化,以及 P55C 显示出速度增加的幻象主要是来自於内部快取(cache)的容量变成两倍为 32 KB。
早期的 60-100MHz Pentium 版本在浮点运算单元有一个问题,在极少数情况下,会导致除法运算的精确度降低。这个缺陷於 1994年 被发现,变成如今广为人知的 Pentium FDIV bug ,同时这一事件导致 Intel 陷入巨大的窘态,建立召回计画来回收有问题的处理器。60 和 66 MHz 0.8µm 版本的 Pentium 处理器也由于其功能上的脆弱以及产生高热量而被指责。
Intel 已经保留 Pentium 商标名称给後面世代的处理器架构,但是在内部其实与 Pentium 相当的不同:
Pentium Pro
Pentium II
Pentium III
Pentium 4
Pentium M
Pentium D
Pentium EE
Pentium Dual Core
在这些商标名称上可以看到与这些 CPU 微架构的天性只有很松散的关联。Pentium 品牌现今在桌上型部分使用,Celeron 品牌则使用在 "经济型" 部分 (通常是低效能跟低价格),以及 Xeon 品牌使用在适合伺服器和工作站之高效能的部分。同样的微架构可能会在所有的品牌中使用,但是他们在实作上有不同的时脉速度,快取大小,以及封装和插槽。而且,在不相关的微架构的晶片上使用相同的名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