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Sharer
选择您要替换的背景颜色:
【农历新年】背景图片:
个性化设定
 注册  找回密码
查看: 3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曾讓蓋茨恐慌的華人首富 絕症去世卻成就蘋果

[复制链接]

988

主题

8

好友

1万

积分

无敌名嘴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3-29 10:22 AM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新聞來源: 雜家Misc 於 2017-03-28

美國的“車庫創業”很有名。惠普、油管、微軟、谷歌、亞馬遜沒有一個不是在車庫起家的。

1.jpg

  在美國波士頓南區哥倫布大道296號,也有一個“神秘”車庫,差點把曾經的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扼殺在搖籃的車庫。

  但這個車庫的主人,卻是個中國人,每天靠賣4美元一個的磁芯存儲器過活。

  當時的磁芯存儲器有多大呢——大概能裝幾百個字節的容量,還不到1kb,可能連一個word文檔都裝不下。但在當時,卻是個劃時代的產品。

  他到底有多厲害?比爾蓋茨曾說:“如果這位中國人的商業帝國實現第二次轉折,世界上就不會有微軟了,我可能如今只是在某個地方做教師或者律師了。”

  在中國人還為衣食擔憂時,這個中國人已經跨洋而來在美國開始了首個華人IT企業的探尋。

  在那一代美國科技人眼中的,這個連微軟都高攀不上的中國人堪稱傳奇。他不僅是創業者,還是發明家企業家,而最重要的是,他憑借這些,成為了華人首富。

  他叫王安。

2.jpg

  他的故事,要從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工業跨國公司IBM說起。

  1940年,從上海交大畢業的王安留校做了電機工程助教。在校時,他就發明了“磁芯記憶體”,這種記憶體可以提高電腦儲存能力。

  五年後,他赴美留學,去了哈佛。為了賺點生活費,積攢實習經驗,王安去了當時美國最大的企業IBM實習。可這次麵試刺激了王安。麵試官看著眼前這個黃皮膚的中國人說:“IBM是美國一流的企業,我們搞的是高科技。你還是到哪個汽車修理廠去碰碰運氣吧!”語氣充滿輕蔑。

  這個中國人,這個打小就被稱為天才的小夥子,第一次受到如此歧視與侮辱,在美國,這個他曾以為靠能力才華就能獲得機會的自由民主國度。

  1920年,王安出生在上海。父親是當地一名私立小學的英文教師,從小就對王安進行啟蒙教育,除了英文,王安對數學也十分有興趣,小學直接上了三年級。畢業時,他比同屆學生小好幾歲。

  16歲,王安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國立交通大學(今上海交通大學),學習通訊係統。在學校,王安成績基本維持在前幾名,能力也很出眾。20歲那年,他帶領著自己8名成員的團隊藏在桂林的山地,製造無線電通訊設備,為抗日戰爭做後援。

  當時條件惡劣,元件不足讓人焦頭爛額,他們隻能用廢舊零件拼拼湊湊,一邊還要躲著日軍的空襲,防止生命受到威脅。

  抗戰勝利後,他以中國高級工程技術人員的身份被派到美國深造,考進了哈佛攻讀碩士和博士,在哈佛,他的成績全是A+。

  畢業後,他一口氣拿了應用物理的碩士和博士兩個學位,被哈佛大學的計算機實驗室看中,成了一名研究員。

  當時招他進去的人是霍華德·艾肯,這個人可了不得。

3.jpg

  他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大型自動數字計算機。說來好笑,這台計算機還是在王安的“死對頭”——IBM的資助下製造出來的。

  這個龐然大物一直待在實驗室裏,動彈不得。王安來了剛第三個星期,就從理論上解決了存儲係統這個問題。

4.jpg

  王安發明的這個磁芯存儲器,改變了計算機產業的曆史。因為它的出現,電腦的體積成倍的縮小,此後的20多年裏,磁芯存儲器一直是計算機最主要的部件。

5.jpg

  這一發明讓他轉正,薪水更是增加了23%,在實驗室是首例。

  但一輩子在一個研究院做事不是王安的夢想,他將發明申請了專利,隨後又把它轉讓,這算拿到了第一筆創業資金,王安離開了實驗室,到了波士頓。文章開頭講的那個車庫,就是他的第一間辦公室。

  王安單槍匹馬,售賣當時標價四美元的磁芯存儲器。但這次創業,就像在迷霧森林裏行走。當時,計算機科學仍處於探索期,世界上第一台計算機剛出世不久,四美元不算便宜的價格,根本沒引起多少公司的關注。

  然而,讓王安沒想到的是,曾經讓他飽受屈辱的IBM,此時卻向他搖旗。
  
6.jpg

  IBM提出要和王安合作:IBM可以在三年內不受專利限製地選購王安公司裏的器件,而且每月支付1000美元。給了他一份合約,還為他安排了一個高職。

  考慮到公司在初創期,王安答應了這份合約。曾經那個被奚落的小夥子,一躍成為IBM高層。

7.jpg

  後來王安說:“我發明的記憶磁芯,在導致IBM進入商用電腦市場上,扮演了一個角色。”

  然而,快意的複仇還沒開始,王安卻險些被IBM“玩弄”。
  
8.jpg

  拿到磁芯存儲器的IBM,開始將其大量應有於商用領域,與此同時,磁芯存儲器也逐漸成為了IBM最主要的業務。IBM不滿足於現有的合作模式,決定買下這個專利。

  可王安不同意,這是他唯一的專利。然而麵對IBM一開口就是250萬美元的專利費。麵臨著實驗室資金周轉犯難,王安狠心決定賣了。然而因為沒有競爭對手,IBM突然改口從250萬美元直落到50萬美元。

  王安有種“霸王硬上弓”的感覺。專利被用,專利費卻被打壓。傲慢的IBM還以“專利未決”來威脅王安,跟他打官司,王安沒辦法還是屈服了。

  兩次與IBM的交手,激起了王安的鬥誌,他決心發明更多產品,向IBM宣戰。

9.jpg

  他用自己的名字成立了計算機公司,30年後,王安成了美國計算機領域人人皆知的名詞。

  接下來的10年,是王安創意迸發的10年。實驗室的發明一個接一個,在軟件研發時,他甚至不顧成本,隻為了做出能比IBM更好的軟件,公司利潤很低甚至還要借貸,但自動打字機、無線電打字印刷機、紙孔式記錄儀,一項項發明成了改變行業的利器。他們發明的電子計分板已經成了體育賽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0.jpg

  而最讓人驚喜的,則是他發明的洛賽台式電腦,這種電腦就是今天PC的雛形,它操作便捷,功能也更強大。洛賽台式電腦為他的公司帶來了轉機。公司收入猛增,銷售額在1967年就達到了690萬美元,兩年內翻了三倍。

11.jpg

  然而,這幾百萬根本無法填補王安的金錢缺口。一些發明無法很好地實現預期的利潤,690萬在之前的借貸麵前根本是杯水車薪。

  為了還債,王安決定發行250萬美元股票,沒想到這沒發行不知道,股票價格從12.5飛漲到40.5美元,所有股票被搶光。原來,王安的洛賽台式電腦早已風靡華爾街,業界對於這家創新型公司的前景非常看好。

12.jpg

  這下,王安真正成了千萬富豪。

13.jpg

  有了這些資本,王安打敗IBM的道路更加通暢。四年後,王安推出了一款文字處理機,拯救了那些還在使用低效電動打字機的白領。

14.jpg


  巨大的財富沒有讓王安迷失,成為富豪後的王安更加努力,經常在實驗室一待就是一夜。

  打倒IBM的目標一直是他的目標。可當時的IBM比原來更強大:全世界所有計算機廠商加起來的份額,不及IBM的四分之一。但對於王安這樣一個天才來說,IBM一點兒不敢輕視。

15.jpg

  1971年11月,王安的公司推出了1200型計算機。它最突出的特點是具有編輯功能的自動打字機,還附帶檢索功能。

  而這一直是IBM的研究領域。據說,當時早就盯著王安的IBM掌門小托馬斯正因心肌梗塞住院,看到這則消息時破口大罵,指責助理沒有及時通知。

  王安生意蒸蒸日上,在此基礎上,他還推出了WPS,當時能在屏幕上編輯文字簡直就是奇跡。

  王安甚至在報紙上打了這樣一則廣告:“試試我們的產品,忘了IBM。

  甚至在公開招標中打敗了IBM,簽下了美國空軍基地的合同,為其安裝信息管理電腦係統。這一合同,讓他們獲得4.8億美元。
  
16.jpg

  王安和夫人

  為了這一天,已付出三十餘年的努力。距離在IBM麵試,已經過去了四十多年。

  在“自由女神落成100周年”紀念儀式上,他獲得了裏根總統頒發的“總統自由獎章”,還在人民大會堂受到了鄧小平的接見:“你在美國很出名,現在是家大業大。這可是你自己奮鬥出來的啊!”

17.jpg

  那一年,身價20億美元的他,成為全球華人首富。同時入選美國發明家名人堂,和洛克菲勒齊名。

18.jpg

  王安成了亞洲移民的標杆和代表。然而,就在王安名聲大噪之時,另一個科技巨頭也早已抬起了頭,它叫——蘋果。

19.jpg

  王安的下屬提議研發PC機,可王安卻不為所動。

  此時的王安,開始頻頻“下錯棋”。

  蘋果大熱,IBM意識到後立刻開始研發,搶占了先機,PC的功能越來越強。可王安的小型機和文字處理機早已沒了優勢。

  看到IBM有了動靜,王安這才有所醒悟,但因為當年結下的梁子,王安賭氣絕不與IBM兼容。當時王安還說服比爾·蓋茨來跟他結盟,離開IBM。比爾·蓋茨一邊受寵若驚,一邊覺得微軟還太弱,需要依賴IBM而拒絕了他。

  而直接導致王安公司從天堂到地獄的,還是下麵這步棋。

  20世紀80年代,王安被查出患了絕症,退下了位。

  但王安公司依舊有很多非常優秀的人才儲備,這是IBM都羨慕不來的。

  但雖然早早來了美國,王安的用人方式卻很東方。

  他不是任人唯賢,而是任人唯親。雖然在美國這很常見,但在人才快速流動的IT企業,想要留住人才很困難。

  在反對聲中,王安將接力棒遞給了兒子王烈。當時的王安一度樂觀的認為,公司每年有30億的收入,絕不會發生破產的事。

20.jpg

  可隨著蘋果公司的擴大,市場一點點被吞噬。此時的王安才想到亡羊補牢,他請來了著名的專家愛德華?米勒。雖然拯救過非常多瀕臨倒閉的公司,可對於電腦產品行業,愛德華?米勒根本幫不上忙。而最致命的,則是王安的性格。因為一直執著於打垮IBM,王安基本沒有可以相互依靠合作的夥伴。

  公司人才流失,財務虧損嚴重。王烈為了補回這部分虧損,就從客戶那兒撈金,提高了各種費用。

  王安用大半輩子建立的軟件帝國,就這麼坍塌。1990年王安因為食道癌去世,兩年後,愛德華?米勒為王安公司申請了破產保護。

  一代傳奇富豪就這樣離開,一代傳奇科技公司也成了唏噓的曆史,雖然仍在運營,可早已被淹沒在華爾街的煙塵中……

  後輩鮮有人知,在微軟還是個小屁孩、蘋果才剛殺進來時,還有這樣華人,在美國人的車庫裏帶出了一段劃時代的曆史。




已有 1 人评分人气 收起 理由
englianhu + 1 感谢分享

总评分: 人气 + 1   查看全部评分

收藏收藏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JBTALKS.CC |联系我们 |隐私政策 |Share

GMT+8, 2025-2-5 11:47 AM , Processed in 0.11417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Ultra High-performance Dedicated Server powered by iCore Technology Sdn. Bhd.
Domain Registration | Web Hosting | Email Hosting | Forum Hosting | ECShop Hosting | Dedicated Server | Colocation Services
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Copyright © 2003-2012 JBTALKS.CC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联盟网站:
JBTALKS 马来西亚中文论坛 | JBTALKS我的空间 | ICORE TECHNOLOGY SDN. BHD.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