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ALKS.CC
标题:
董大卫的blog 转贴 -- 请不要回贴
[打印本页]
作者:
goodday
时间:
2008-11-17 11:58 PM
标题:
董大卫的blog 转贴 -- 请不要回贴
www.studyhost.com
回帖则删
技術的變與不變之間...Silverlight 3.0的驚鴻一撇
今天在公司開會的時候,一位作者好友透過MSN通知我Scott的BLOG上果然開始出現了Silverlight 3的消息,我一聽不得了,第一時間看了Scott的BLOG,大意是說,Silverlight 2在今年推出正式版之後,在一個月內,已經有超過100 million(一億?應該是很多機器overlap的重新計算了吧,像是我,至少裝了30次)機器安裝了Silverlight 2(不過,聽起來微軟好像對這個數字很爽的感覺^_^)。
而且,還有很多Sivlerlight 2使用在產品中的真實案例(嘿嘿,當然,內舉不避親,其中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K2的blackpoint,如果有人對這個產品有興趣,可以跟我聯絡),足以證明Silverlight 2是一個可以真實應用的開發工具。
接著Scott趁勝追擊的說,將在next year推出下一個版本的Silverlight 3,令人興奮的部分是,在大家開罵了很久之後,終於,終於,可以在Visual Studio和Visual Web Developer Express當中以所視即所得的方式設計Silverlight了,Data Binding的部分也有工具(Wizard)可以設定,而不需要手動去下Code(剛好這件事情就是那天去參加好友的seminar後,在路上和他討論的問題,嘿嘿,沒想到他還真有先見之明),另外加上對3D的支援,以及對H.264 video格式的support...總括一句話,就是功能越來越強就對了(老實說,就是Silverlight的WPF化),然後Scott暗示大家趕快投入開發的行列,因為早晚有一天,Silverlight會把Fl?x幹掉(後面這句話是我自己加的...^_^)
看了這一篇BLOG之後,我挺有感概,技術變化得太快了,對於寫書的作者來說,會不會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呢?Silverlight 1.0的書才剛出,Silverlight 2.0就馬上Beta 1,現在Sivlerlight 2的書還沒出,馬上就有Silverlight 3的消息,是怎樣?拼進度嗎?
回頭想想,到底是哪個環節出問題? 是外國人太快,還是我們太慢? 老實說,我相信大家都沒什麼內幕消息,而且現在到處都是BLOG,訊息非常透明,要有秘密也不容易,也就是說,這些Roadmap是大家早已知道的,而且三五不時釋出一些消息早已是常態,所以開發人員應該要習慣這樣的狀況。
ASP.NET不也是這樣? ASP.NET 2.0出沒多久,又多了一個ASP.NET AJAX 1.0(而且回想一下,AJAX 1.0出之前,Altas炒了多久?),又沒多久ASP.NET Futures出現了,然後接著是ASP.NET MVC Preview…、然後是ASP.NET 3.5,出了不到半年,馬上來個ASP.NET 3.5 SP1,然後PDC剛過,ASP.NET 4.0的Roadmap就丟了出來…搞什麼???
無言,改版更新已經是常態,從過去的一年、一個月、變成一季、每個月、加上BLOG推波助瀾,你會覺得幾乎每周都有新的東西,資訊是自由流通了,開發人員其實是很幸福的,隨手就能掌握最新資訊,有點蓋茲當年說『資訊隨手可得』的味道…
技術變更的那麼快,是不是真的會讓開發人員很辛苦呢? 仔細想想,其實不盡然,因為變與不變之間,是有那麼一條線存在的。
如果你追的是技術,我要說確實,你可能真的會追得很辛苦,開發技術是一直在變的,學會特定的技術不見得會幫助你成長,頂多只能幫助你『
解決問題
』。是的,這些技術都是在解決特定的問題,有問題、有解決方案、有新問題、有新的解決方案,如此而已。
技術會過時,毫無疑問,會的,但是累積的經驗不會,過去的COM過時了,過去的DAO、RDO、ADO過時了,甚至Web Services可能也要過時了,但是當面對新東西、面對ADO.NET、面對LINQ、面對WCF、REST…,我要說,如果過去你學的扎實,你會知道為什麼這些新技術會誕生,每一個技術的誕生都是為了解決過去的問題,彌補不理想的部分、如果過去的底子厚,新技術難不倒你,你會觸類旁通,久而久之,你會從技術的follower變成forerunner,最後成為技術的Leader。
但是如果一開始學習時,只是速成式的囫圇吞棗,如果你只知道怎麼用一們技術,卻不明白為何需要這個技術,例如:很多人知道『物件導向』,卻不知道為何需要『物件導向』或是『物件導向』技術的目標與優點,那問題就很大了,同樣的,你上面把這句話中的『物件導向』四個字,換成LINQ、WCF、WF、Silverlight…,換成哪一個term都行,因為放諸四海皆準)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會有蠻大的問題,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這些技術沒有『
內化
』成你的一部分,這會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在ASP.NET技術中,很多部分也是這樣,有很多工具我們都會用,但是不盡然知道為什麼,當然我能理解,因為現在專案的特性,需求變動大、結案時間短,架構、規畫這些東西根本不在很多開發人員的考量當中,許多開發人員只是希望能夠盡快用自己熟悉的技術做完專案,然後結案領錢,說實在的,因為規模不夠大,所以也不見得有辦法用足夠的預算談規格,如果是價格標就更有可能是這樣。
所以我們手上有很多速成式的開發工具,很快速的幫助你完成一個系統,它的取向是速成,但是卻拋棄了架構和延展性,ASP.NET中的幾個XXXXview控件就是典型的例子(不過我要強調,它不見得是這些控件不支援,只是很多開發人員選擇走捷徑,把SqlDataSource和xxxxView拉一拉了事,完全不管這樣的結果會如何)。
這讓我想到『尼可拉斯凱吉』演的『氣象人』,其中有一段話,因為主角常被路人拿速食(例如熱狗、漢堡、可樂…)ㄎㄟ,他不明白為什麼,後來靜下心來,他發現自己就像速食,每天在電視台上報氣象,短短五分鐘,沒什麼營養,但是卻能夠馬上吃飽,看起來有模有樣,年薪很高,但是骨子裡卻很空洞。
我發現這個對速食的描述真是太好了:『
很快能吃飽,但是卻沒什麼營養
』。在我們這個時代,實在有太多東西是這樣的了,我們很快的兜出一個解決方案,迅速滿足客戶的需求,客戶在煞那間似乎覺得飽了,但是老實說這樣的解決方案沒啥營養,不能長久的徹底的解決問題,但是似乎大家也接受了。我們的學習也是這樣,速食導向,在學校裡學了很多的技術,把大家餵的飽飽的,但是是不是很有營養,真的很難說,有多少技術出了學校就在也沒用過了,或許我們要學的是觀念,而不只是技巧…
我自己也檢討了一下,是不是我們寫書時也會掉到這樣的陷阱中,塞了很多東西把讀者餵飽,頁數厚厚的,感覺很超值,但是營養卻不夠,很快的,大家就餓了。
過去這一年,我花在寫書的時間上很少,因為我對技術書有蠻強烈的消耗品的感覺,一張好聽的CD,我可能可以保留很多年,但是隨著資訊技術演變的速度,現在一本書放在架上可能不到一年半就要say goodbye了,讀者買了佔書架,搬家的時候也累,讓我覺得有點罪惡感,當然,我不是說寫書不好、或是大家不應該看書,反而我覺得大家應該多買書、多看書、不然很多全職的作者很辛苦的,而且如果好的書沒有被鼓勵,那有心的作者會越來越少…
而對我來說,我希望能慢慢調整,能夠寫一些可以長久的書,不會隨著技術的演變和改版而凋零的書,當然,新技術我們還是會介紹,但是BLOG不是比書來的迅速多了嗎?
以前我記得老師在指導我們如何蒐集資料時,提到一個觀念,如果大家希望找到最新的第一手資訊,那期刊或許可以滿足你的需求,但是如果你需要觀念,需要完整的引導、需要奠定基礎,那書本永遠是最好的選擇,一本書是作者『經年累月的經驗累積』。
『
一本書是作者經年累月的經驗累積
』,我對這句話很有感覺,我希望自己寫作,能夠在書本當中呈現的是經驗的累積,而非只是技術的介紹,畢竟現在以BLOG介紹新技術是最好的選擇,想到隨手就寫,沒有時間空間的限制。
而出一本書,我真的不想再被版本趕著跑,對讀者來說,我可能要Say Sorry(對出版社我也得說聲Sorry),我很想寫的快,但是我更希望寫得好,畢竟一本可以對讀者長久有幫助的書,總比曇花一現的排行榜冠軍對我來說意義大的多。
面對新的技術,面對快速變動的技術,我真的覺得開發人員不需要擔心,因為經驗依舊是會累積的,開發人員的價值必須彰顯在你的經驗上,對於開發架構、對於規畫、對於專案運作的熟悉,比起對於特定技術的了解,更會是你與別人不同的競爭力和利基。
對於初學者,我想特別說句話:了解怎麼使用一種技術很重要,但是了解背後的原理、架構、和『為什麼』,一樣的重要…千萬別只是學會用一種技術,而不知道為何要用這種技術…
[
本帖最后由 goodday 于 2008-11-19 09:50 AM 编辑
]
作者:
uvwx312
时间:
2008-11-24 05:39 PM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goodday
时间:
2009-2-15 07:59 PM
辛勤工作的獲利
我最近發現了一件我早該發現的事情,那就是,原來賺錢是一門專業,而不是一件自然而然就會發生的事情,這個論點和過去一些管理大師(A到A+那位)的看法大相逕庭,不過似乎挺符合台灣這邊的前幾年的現狀。
很久以前的有一陣子, 我脫離了園區工程師這個頭銜(我進入的很晚, 又脫離的很早, 所以既沒有攬到一個新貴的稱呼, 也沒分到什麼有價值的股票, 所幸前陣子的金融海嘯也沒掃到我), 當時我離開園區後(好幾年前了), 我整天研究技術處理專案,偶而寫寫書稿, 待在StarBucks, 伯朗等咖啡店, 同時也接一些課程和顧問工作, 那時候我才知道, 原來---原來---台北那麼多的人是不用上班工作的。
而且更令人詐舌的,是這些看起來沒啥工作的人(請注意,我肯定這些人不是學生、也不是業務員之類...),出手都比我大方得多....而且是很多很多,那時候我在內湖、天母看到一些穿著短褲拖鞋進入Starbucks的人,比起我看到西裝筆挺的人還要謹慎點,因為我後來發現...原來財主常常隱藏在令人不注意的外表下...(^_^)
說遠了, 回頭, 很多讀者以為寫技術書籍很賺錢, 或是從事資訊行業能夠如何如何,或是剛畢業的小朋友覺得到了科技業可以怎麼發展...但是根據我這十多個年頭的觀察,如果你的目標是想要賺錢,你的專業絕對不能只是(只有)資訊技術,你的專業應該要是『如何賺錢』...相信我,這是一門高深的學問,而資訊業中的許多人對這一門學科恐怕都是不及格的。
在我身邊從事軟體開發工作的,至今還沒有哪一個工程師(後來變成老闆的除外)讓我覺得他日子過得很優哉的(至今, 一個都沒有),無一不是加班熬夜酗咖啡,稍稍有一點點成就的,這種狀況就更加的明顯。
幾乎每一個我認識的講師、作者、專家、或是技術人員,都只能勉強算是中產階級,幾乎每個人都要為小孩子的學費和房貸傷腦筋,我沒有認識任何一個可以買豪宅的人(我猜這是我也買不起的原因),在這些人當中,當然也沒多少是對時尚、名牌、或是精品有研究的,自然也不太可能有炒股的空間,即使我想要個內線交易也從來不曾有人給我真正的明牌, 就算我真的知道了個明牌,最慘的是,我猜大多數人也沒那個本錢去炒...從某種角度來看,幾乎也可以說是典型的市井小民了...
對照台灣少部分可以不用工作,一直念書,還可以住在豪宅的幸運兒,和從來不需要考慮收入是不是不夠(可能只需要擔心太多沒地方放)的人來說,我們這些從園區出來的工程師哪是新貴,那些人才是真正的新貴,這幾年我才知道,原來,很多人可以動動嘴巴就進帳一兩億的,我拼完我這輩子大概也沒個零頭...
其實我也有不少帳戶,只是平時活動的那些帳戶的剩餘金額扣掉安全庫存量之後,大多都不會超過我每個月需要繳的支出,大概也因為這樣,所以我每個月匯款或是轉帳的唯一機會,是月初領到錢之後付給銀行、保險公司、或是繳帳單,有時候和朋友們聊起,大家都消遣自己說我們是典型的過路財神,是個幫銀行賺錢的...
不過,我覺得我們這一票,才是最愛台灣的人,我真的覺得我們這一票人比台灣當今檯面上的任何政治人物(不管紅橙黃綠藍)對台灣更有貢獻,我當然也沒有綠卡(也根本沒機會有綠卡),自然也沒有外國籍,我始終待在這裡,我在這裡出生,在這裡工作和生活,能偶而出國玩也算是奢侈的消遣了,大部分的時候我只能配合振興台灣經濟方案在國內多一點點消費。
我身邊很多很多這樣的工程師、技術人,但是這些人都有一個特色,我在這些人眼中都看到對專業的堅持和熱情,有時候是那種有點傻勁或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魄力(偶而一不小心也會變成方向錯誤的蠻幹),這些人都稱不上是有錢,但是都很努力的生活,和工作。
很多人和我一樣,一開始入這一行只是因為興趣,工作真的很累,但是每次下班之後走在台北街頭,初春的微風拂面挺舒服,我覺得我對得起我自己、對的起我的家人、對得起國家社會。我覺得我的工作對這個世界有一點點幫助,對客戶有一點點幫助,辛苦所得也讓我可以負擔的起照顧好我的家庭。
對我來說,有些時候這樣就已經很足夠了。多的,就當作上天的賞賜了...
有一回,我在捷運上,看到一個我很久沒看到的場景,擁擠的捷運上博愛座已經滿了,一個孕婦帶著小孩走了進來,同時間又一個行動不變的老人走入,趁著捷運還沒啟動的那一兩秒,很多乘客都『爭先恐後』的把一般的座位讓了出來(因為需求量大),有時候覺得,行善也是會傳染的..
我想講的是,有機會或有能力,請多幫助一些身邊需要幫助的人,其實台灣很多人都需要幫忙,只是不好意思開口,很多人其實也熱於幫忙,只是有時候沒那個氣氛,連行善也會不好意思...
作者:
goodhermit95
时间:
2009-2-15 08:49 PM
把#2广告贴删了
看到这里请删掉
作者:
goodday
时间:
2009-2-17 01:53 AM
删不到 我也改不到
欢迎光临 JBTALKS.CC (https://www.jbtalks.cc/)
Powered by Discuz! X2.5